作者:麻晓东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7-7-4
6月末的北京已是暑热难耐。当15位从国外专程回国参加“西方人文社科前沿述评”丛书首发式的作者在友谊宾馆拿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送来的样书时,都感觉十分兴奋。丛书总主编鲁曙明教授表示,希望这套丛书不仅能帮助国内人文社会科学的学者详细了解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各个学科的发展现状,而且更希望能增进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与西方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7月2日,作为中国人民大学70周年校庆出版物重要组成部分的“西方人文社科前沿述评”丛书在北京召开了新书发布会。丛书的15位作者专程从国外赶来,参加此次盛会。
适合中国人的西方人文读物
“西方人文社科前沿述评”丛书计划出版19本,涉及人文社会科学的众多领域。首批7本图书,分别为图书馆信息学、应用语言学、传播学、社会学、政治学、教育学、文学。丛书从专家的角度,比较系统地介绍、评析了西方人文社会科学主要学科的发展历史、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以及前沿热点问题,这对于全面了解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来龙去脉,繁荣发展国内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丛书总主编鲁曙明教授在首发仪式上介绍说,从2002年起,他每年代表美国华人人文社会科学教授协会(ACPSS)联系组织夏季中国讲学团,应邀到国内各省市高校讲学,报告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前沿发展状况及热点问题,深受师生们的欢迎。由于讲学内容新颖,题材入时,不少人文社会科学界的学者希望他能将部分内容编辑成册供国内参考。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全力支持下,这套丛书在2006年很快进入了启动出版过程。
本套丛书的编著者,如鲁曙明、余纪元、华世平等,均为海外知名学者,绝大部分原来在中国学习或者从事人文社会科学教学研究工作,然后去西方国家(主要是美国)攻读人文社会科学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学成后又一直在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学从事所学专业的教学与研究。他们受中西文化的熏陶多年,又长期在海外任教,在各自领域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就,既谙熟该学科的具体研究领域和发展趋势,又了解如何用中国人容易理解的叙述方式来介绍和评析当代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前沿知识。因此,这套丛书的特色就在于,它既深入,不亚于那些翻译的西人著作,同时又浅出,特别适合中国人的学习思维和阅读习惯。
鲁曙明表示,这套丛书力求反映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前沿发展的全貌,以具体学科为主线,追踪和总结该学科研究的最新发展动态,并对前沿热点作出比较深入的评析。每本书的各个章节概括该学科一个具体研究方向或分支的发展脉络、研究方法、主要理论、代表性学者及著作等,尤其侧重介绍近年来的最新发展动态和争论焦点,以突出最前沿的内容。各章作者既对不同理论架构和研究取向等方面作必要的概述,同时又适当地加入作者本人的见解,以帮助读者多方位认识西方这一领域的具体研究范围和分析层面。
鲁曙明介绍说,虽然中文是他们的母语,但由于在海外多年来一直用英文从事教学和学术研究,因此,用中文编写这套丛书确实对这些作者提出了一定的挑战。此外,非英文发表的作品在美国许多大学的学术成果评估中几乎不占什么比重。但是,各位编著者充分理解这套丛书的重大意义,为了国内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为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他们克服种种困难,从繁忙的教学科研中挤出宝贵时间,力争高质量完成丛书的编写工作。
让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走向世界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兼哲学学院院长冯俊教授指出,由于历史进程和文化背景的不同,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各个学科的研究和教育,与西方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差距。因此,我国繁荣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必须具有国际眼光,积极吸纳和学习国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已经取得的能够为我所用的成就和精华,以利于从更广的视野和更新的基础上进行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
冯俊表示,阅读这套丛书时,在现阶段应该首先要花大力气学习借鉴西方学者多年来从事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研究的方法。无论是定量的还是定性的方法,不仅在研究过程当中,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我们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中,尤其是研究生和博士生的教育中,要认真分析研究方法与学科理论之间的关系,切实加强研究方法的训练,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具有较强的独立研究能力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另一方面,在借鉴和吸收的过程中要清楚地认识到,我国的国情包括发展阶段与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我们不能照抄照搬,食“洋”不化,而必须在仔细咀嚼、充分消化的过程中,学会将这些理论放在中国具体的社会实践和文化体系中考察验证,根据实践结合理论,融合提炼,用中国人的智慧从中国的角度对世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作出贡献。
研究方法和理论思维的培养,非一朝一夕之功,更不能寄希望所谓的“速成”、“文化快餐”,而需要博览群书,孜孜以求,“板凳须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在社会发展瞬息万变,诱惑随处可见的情况下,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更要坚守自己的学术气节,树立良好的学风,克服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倾向,力求突破,力求创新,拿出高水平的成果,贡献给社会。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也专程赶到发布会现场与各位海外学者进行了交流,他表示,相信这套丛书对繁荣国内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会促使国内学者进一步思考,如何让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走向世界。在进一步了解国外情况的同时,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具有普适价值的成果推广出去,让世界更全面地了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