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文社科前沿述评”系列作者群体采访

本报记者 王麦玲/文

这真是很难聚集到一起的一群人。因为他们是留学海外多年,如今正在北美或海外其他大学独当一面的专家、学者。各人有各人的研究领域,各人有各人的事业,能在同一时间回到祖国,实属不易。如今,他们却真实地坐在北京,坐在中国人民大学的一间教室里,共同畅谈着祖国的未来,畅谈着要用自己多年的所学、所悟,为发展与繁荣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尽一点力。

正如书的总编辑、美国华人人文社会科学教授协会会长鲁曙明所言:“本书作者绝大多数在国内读完了大学,甚至就是从事人文社会科学教学研究工作,然后去西方国家(主要是美国)攻读人文社会科学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学成后又一直在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学专业的教学和研究。近年来,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这些人经常回国讲学,感到需要把西方人文科学最前沿的东西介绍给国内读者。于是我们开始考虑编写一套这样的系列图书,用我们的视角来告知国内读者西方人文科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确如此,鲁曙明自己在美国已经十多年了,自1997年获得美国马里兰大学传播学博士学位以来,一直在美国从事跨文化的沟通学研究。在文化沟通学方面颇有建树。2005年至2006年还担任了美国世界华人传播学学会会长。他是本套丛书的始作俑者。

据悉,去年8月底,他跟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的陈甬军教授提到了这一设想,人民大学迅速做出了反应,纪宝成校长亲自指示要做好这套从书的组织、编撰、出版工作,以海外中国学者独特的视角介绍西方的人文科学。正如纪校长在首批图书的发布会上所言,这么多海外华人学者的合作是一种创新。以一个在海外生活多年的中国人的视角介绍西方,是一种突破。对繁荣国内的人文科学一定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也促使人们思考中国的人文科学如何走向世界。

为了这样一个共同的目标,鲁曙明们迅速行动,开始在全美和其他地区的华人学者中物色作者。这是一个艰巨而浩大的工程。19本书涉及到了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包括文学、教育学、政治学、社会学、传播学、应用语言学和图书馆信息学等等。每一个领域都要寻找到这一学科的专家,而且要能够用中文写作。

意见反馈回来,学者们觉得一个作者写一个学科、一本书,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目前西方人文科学发展非常细化,一个人可能专注于某个学科的某个领域,对本学科的其他方面则不太了解。于是,他们采用了主编制的形式,由主编确定该学科着重要介绍的领域、分支。选海外该领域公认的专家,最好是华裔学者,文字要用中文发表来,适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

这样一项艰巨的工作在海外华人学者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多少年了,从祖国走出,如今有机会回报祖国,许多人觉得责无旁贷。他们觉得要给祖国介绍西方,就必须介绍西方最前沿的东西,给国内的学生、学者最有价值的引导。美国俄亥俄大学国际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社会学与人类学系教授、丛书《社会学》卷主编李捷理博士说,我们在编写的时候,要求每个作者都将自己所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最新发展趋势,自己的体会、想法总结出来,同时注意国内目前的关注点,以及国内发展到了什么地步,出了哪些著作,这样有一个比较。我们所引用的文献代表了学科中主要的作品,读者根据这个文献也能有条理地阅读国外最前沿的著作。

将最新的东西介绍给国内读者,是丛书的组织者和编撰者共同的心愿。为了完成这个心愿,这些忙碌的海外华人学者捡起了很长时间不用的母语写作。尽管自己作为《传播学》的一个作者,只写了《传播学》一个章节中的一部分,加拿大西蒙弗雷泽传播学院的赵月枝却反反复复地琢磨了好几个月,她先用英文写好,由别人翻译成中文,她再一遍又一遍地改写、校对。而澳门大学传播系的吴玫,为了2万字的“媒介与文化”,放下自己手头的工作。她说自己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将所有能找到的相关中文、英文引语都尽量找到,以便使自己的工作具有准确性。

学者们怀着赤诚的心,认真、严谨地编撰着一本系统、全面的关于西方人文社科前沿的著作,他们是一个引路者。因为他们,大陆的读者将方便地了解到西方人文社科的前沿,从而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中国信息报网络版,2007-7-13)